我国油气管道包括原油管道,成品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具有地理区域跨度大、建设年代跨度大、安全事故多发等特点,且管道总里程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加强管道的安全巡护与管理的需求更为紧迫。油气管线一般呈线形分布,需要关注的是管线本身及其附近非常有限区域的变化情况。由于管线整体非常巨大.常规手段无论肉眼还是传感器系统,都难以直接全面详细观察,所以宏观的监测,尤其是遥感手段是有效的监测手段。常用的遥感手段主要包括卫星、有人机和无人机。其中卫星成像分辨率较低,同时回转周期庄往较长,不能够全天覆盖监测,也难以对突然情况进行应急监测。有人机飞行风险大,巡检成本高,作业流程繁琐,不易于应用于实时监测。现在采用无人机巡检逐渐成为国内外油气行业的应用趋势。
油气管道区域具有需求大、距离长、范围广、宽度窄等特点。同时这些区域往往处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如经过大面积的水库湖泊和崇山峻岭等.特别是穿越原始森林边缘地区、高海拔、冰雪覆盖区时,山高坡陡,交通和通讯极不发达,并且沿线可能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些地区常规巡检人员往往难以达到,有人机监测存在一定的飞行安全问题。无人机由于机动灵活,环境适应能力强,非常适合现状区域巡检等特点适合应用于以上领域。
常规巡检根据管道运行情况、巡检要求制定定期巡检任务,采用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快速大范围普查。可选择搭载的载荷包括可见光相机、可见光摄像机等。
应急监测主要包括故障巡检和灾后巡检。故障巡检是指管道故障后,根据故障信息确定重点巡检区段和部位。灾后巡检是指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发生位置确定重点巡检区段和部位,通常采用无人多旋翼对特定区域进行详细巡检。可选择搭载的载荷包括可见光相机、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等,同时针对天然气管道可选择搭载监测天然气泄漏的激光光谱监测设备。
通过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红外吊舱,可24小时日夜间监测管线安全状况,监测管线是否有打孔盗油现象,监测可疑人员和车辆,侦察、跟踪偷油人员,并实施回传至巡查监测中心。
通过无人机搭载航测相机、倾斜摄影相机、激光雷达等,可对油田进行地理测绘和场景建模,生成油田正射影像图和立体模型图,对新建抽油机和输油管线进行数字化规划。
通过无人机搭载可见光吊舱、测绘设备,监测管道安全防护带内有无非法施工,监测石油管线左右两侧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